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ens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life on Earth better, not worse.
By Hubert Foy: CH, May 31, 2016
召开核安全峰会的目的即为了阻止如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获取核武器,裂变材料,进入核设施。然而只要裂变和放射性材料继续存在,核安全事业就不会真正“结束”。因此,尽管峰会进程已经终结,核恐怖主义的威胁未必有所减少。事实上,核恐怖主义的风险不可能被完全根除。然而,如果各国做出保护核材料的最大承诺,核安全是能够不断得到加强的。2016年的华盛顿峰会为这种不断加强铺平了道路,因为本届峰会建立了一系列核安全机制,在没有峰会的情况下各国也能够参与并执行这些机制。
机制之一为“核安全联络小组”,该小组在52个华盛顿与会国中的40个做出一项共同声明后成立。该小组将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团体,致力于使峰会议程的执行工作同步进行。小组成员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年会期间进行集会。我的圆桌讨论同事Michael H. Fuchs认为,没有各国领导人参与的核安全会议可能不足以维持核安全领域的发展势头。然而Fuchs承认,如果两年一届的峰会由外交部长和能源部长参加,那么峰会就很有可能获得相关国家机构的支持,并吸引有意义的公众注意力。“核安全联络小组”的成员将是“比较有权威且见多识广的资深……官员”,正好与Fuchs的设想吻合。重要的是,小组成员能够向国家领导人建议召开额外的核安全峰会。此外,联络小组欢迎任何想要参与峰会议程的非峰会国家,这一点对如我国喀麦隆等没有参与峰会进程的国家而言至关重要。
另一个重要机制是关于共享核安全信息的最优办法的。该机制是17个国家在华盛顿所做的共同声明的产物,包括一张统一的国家报告表格,可以让各国用一致的方式报告其核安全状况。此表格也可以体现各国不同的国情——例如,不同的国家致力于不同的国际契约。使用此表格作为模板,各国将更容易达到其报告要求,从而使得其核安全活动变得更加可持续。该机制增加了透明度,因此国际社会将更加信任各国核安全体制的有效性。
最后,2016年峰会带来了五个行动计划,旨在将峰会议程的内容转移到现有的核安全机构内。对于从属于这些机构的国家,这些行动计划使各国能够在加强核安全方面发挥更重大的作用。例如,为联合国制定的计划,要求各国更加努力,全面执行安理会第1540号决议(该决议要求各国不得支持非国家行为者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诸如此类的倡议使之前没有参与峰会进程的国家现在也能够参与进来。
诚然,除行动计划所涉及的国际机构外,还有很多关于核安全共同行动的论坛。这些论坛也涵盖了核工业、职业协会,以及非政府专家。这些都是核安全架构中的关键要素,可以帮助业内人士培养技能,建立全球联系,激发创新。
在后峰会时代,人们若不积极追求奥巴马总统所提出的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的愿景,后果将十分危险:核安全将大大退步。但是,如果各国尽力兑现他们在峰会进程中所做的承诺——并且如果2016年峰会带来的机制得到了应有的运用,那么这些后果是可以避免的。建立这些机制,是为了延续峰会进程最重要的特质:得到各国领导人持续的重视;获得参与国的承诺;关注切实、有意义的结果。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