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感性行动

By Héctor Guerra: CH, August 1, 2014

核武器如同被放出阿拉丁神灯后便再不能被装回神灯里的精灵——这种老调已反复谈了几十年。但是,旨在实现核裁军的人道主义倡议是另一个已被放出来的精灵。我的"圆桌讨论"同行 Bharat Karnad 在第一轮文章中,将诸如人道主义倡议等可能带来的禁止核武器的条约称为"那些小国进行的无用功"及"良心上的一小下触动"。人们可能从这点留下"人道主义倡议不过是感性的行动、温顺的人对专权的核武国的绝望呼吁"的印象。但事实上,人道主义倡议是极为现实可行的。

首先,它是建立在许多人所累积的经验之上的、基础广泛的运动:年轻年长的外交官、科学家和学者、来自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家和从业者、武装暴力下的幸存者、环保人士、国会议员和法学家、艺人,等等。这些人来自领土上有着核武器的国家;来自没有核武器但依赖其他政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保护其"安全"的国家;以及来自完全没有核武器的国家所在的地区。

不仅如此,人道主义倡议建立在对裁军历史的成熟认识之上。这并非心血来潮,不会对 1946 年以来所采取防扩散及促进核裁军措施视而不见;不会对之前有关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合法性,以及使用它们是否构成战争罪的辩论视而不见。事实上,该倡议建立在一个刺人的认知之上,那就是因为在将近 70 年的核裁军努力之后,世界仍然面临核武器的威胁,所以需要采取别的措施。

新战略。Karnad 写道国际体系"基于强权政治",并且在体系内,"权利来自于经济和军事实力"。他指出,六个核武国占 45% 的全球经济活动。但 Karnad 所拥护的"现实主义"太轻易地接受了伴随强权政治而来的风险——战争、包括侵犯人权在内的不公正以及危害人类的罪行。"现实主义"太容易就接受了如今世界的经济实力的集中——即,1% 的世界人口拥有几乎一半的全球财富

但更重要的是,权力并不仅仅依靠军事和经济实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已经显示出发展新策略来实现集体生存的能力——这些策略中包含着合作、自我约束、同理心、怜悯和团结。在全球层面上,这些策略已经成为国际准则、机制和法律结构,多数时间内使国与国之间保持和平关系,以及让人类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且不诉诸战争。这是滋养人道主义倡议的土壤。这给了人道主义倡议成功的真正机会。这是对不会超过导弹一角的决定论世界观的反驳。

核机构内的几个人就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全体人民的命运。一些国家就可以决定数十亿人的生与死。这对全球民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这对人类文明的前景意味着什么?幸运的是, 逃离基于武器的、试图束缚人类思想的"现实主义"决定论观点的约束,是有可能的。人道主义倡议就是一种可以构建一个不同现实的手段。



Topics: Nuclear Weapons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