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众携手,更好地防备灾难

By Manpreet Sethi: CH, June 30, 2016

本期圆桌讨论文章的一些读者在评论栏表达了对核电的负面观点,并倾向废除核电。尽管圆桌讨论的三位作者强调了核灾难防备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但还是支持或者至少不反对核电的使用。是什么造成了外行读者与所谓核专家之间的观点分歧呢?

这些读者的态度其实并非不寻常。许多人反对核电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可能会超出当初设计核反应堆时所料想到的程度以及人们能够应对的范围。三位圆桌讨论的作者其实非常清楚灾难防备和响应工作所面临的技术、法律、监管和心理等多重挑战。尽管作者们都知道需要在方方面面加强防备和响应能力,他们却认为没有必要完全淘汰核能的使用。

另外两位作者与本人在第一轮文章中的观点一致,也强调从过往灾难中汲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其中,Augustin Simo提倡统一全球的应急流程;Sonja Schmid则认为,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应该有更多进行即兴发挥、使用创造力的自由。

本人认为,造成外行人与专家间观点分歧的一大因素即知识。诚然,有不少见多识广的专家也反对核电的使用,但是许多反对核电的外行人得到的信息却非常匮乏片面。

这部分要怪核设施从业人员,也要怪Simo所说的“核设施内部固有的保密性”。这种保密的倾向会使核操作人员把核技术视为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东西。举例来说,许多核设施从业人员从未试图向公众解释辐射现象(大自然中存在许多无害辐射)。有的时候由于懒惰或不关心,他们从未向公众描述那些可以将核灾难风险降到最低的改良的安全设施和对操作员的强化培训。公众对核电不安和不信任的感觉是沟通不足的结果。

从前,人类是害怕火的——直到他们发现,只要足够小心,火其实可以被安全地用来做很多好事。因此,核设施从业人士必须摒弃保密的习惯,鼓励公众了解核安全设施以及事故防备工作。如此一来,公众才可能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不凭空存在。另一个能够增强公众对灾难防备工作信心的机制便是一国的核监管体系。福岛事故发生之后,“监管俘获”现象得到了高度关注。“监管俘获”的意思是应受监管的产业反过来支配了监管机构。因此,有核反应堆的国家采取了措施,使得监管机构和流程变得尽可能的严格和独立。诚然,对监管机构的信任对于正确的反应堆运行和应急响应体系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对监管者的信任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就像监管者们自己不是凭空存在的一样。公众对监管机构的信任放映着一个社会对公共诚信、诚实和安全文化的整体看法。例如,在一个交通安全文化松散的国家,人们对核设施运作也很有可能持负面态度。

但是还是有一线希望的——核电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管制的。核技术相当无情,一场地方性核事故很快就会震惊全世界。这促使全世界的核工业不得不维持高标准,自觉接受同行审查和审计,甚至统一其运作流程。

必须承认,不可能存在一个完美的灾难预防和防备战略。因此,那些决定将核能作为其发电技术之一的国家应当把灾难预防和防备工作做得尽可能完美。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将防备和响应工作的安排以透明的方式传达给公众。

即使公众成为防备和响应战略的伙伴,核能所面临的挑战也不会消失。但是将公众纳入解决方案中的做法却是毋庸置疑的。

 



Topics: Nuclear Energy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