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着手:把握双赢机会

By Emily B. Landau: CH, February 4, 2014

建立区域安全对话是中东地区的当务之急——然而,只有当各方能明确共同面临的安全问题并找到合理、双赢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安全对话才可能实现。诚然,这意味着该地区各方可能必须放弃长期坚持的政治立场,但这并非不可能做到: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中东地区开展的安全论坛,即"军备控制和区域安全"工作组就曾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

令人失望的是,本次讨论的同仁Mostafa Elwi Saif至今都未能提出任何鼓励构建区域对话或寻求双赢方案的建议,在他眼里似乎只有重重阻碍与消极局势。在第二轮讨论文章中,他几乎通篇都在谈论以色列所谓"拒不妥协"的核立场,并断然否定了以色列在安全方面的顾虑。

对于Saif在文中提出的几个观点,我虽不愿老调重弹,却认为有必要加以回应。Saif试图将以色列描绘成中东地区的侵略者,而非受到威胁的一方,但他却未曾提及,1948年阿拉伯各方在拒绝联合国的分治计划后发起了旨在摧毁以色列的行动;阿拉伯各国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就采取了抵制态度,与以色列势不两立,拒不承认以色列,并拒绝与其开展任何协商;伊朗的核项目及其绝不让以色列在中东立足的论调对以色列构成了重大威胁;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两大武装团体都明确表示以消灭以色列为宗旨,并且都把导弹与火箭直接对准了以色列的平民。不仅如此,Saif还将1967年6月的中东战争以及2012年以色列与加沙地带的冲突归为以色列的"侵略事迹",这也令我感到匪夷所思。

Saif还笼统地提出,以色列的核威慑并不见效,因为"阿拉伯国家乃至各个非国家政治运动数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动用军事力量保卫自身的战略利益"。但是,以色列核威慑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抵御存亡威胁。以色列如此频繁地卷入常规性冲突恰恰证实了其在核事务方面极强的克制力和一贯的责任感。这一克制力也正是其它国家长期以来即便不情愿也仍然接受了以色列核现状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Radwan Ziadeh则将一系列广泛的地区事务都纳入了讨论范畴,使得探索双赢机会成为了可能。叙利亚内战中的惨剧、叙利亚政权动用化武一事、来自非国家行为体的威胁、伊朗核项目——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让各方意识到:在中东地区安全方面存在着许多挑战、且并非所有都与以色列密切相关,从而为各方开展更有建设性的辩论打下基础。不仅如此,Ziadeh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项目部分内容的接受将进一步降低以色列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意愿,体现出他对以色列在核事务方面所持顾虑的理解。

然而,在一个关键问题上我并不认同Ziadeh的说法。Ziadeh认为,由于以色列与埃及缺乏参与动力,建设中东无化武区这一"看似易得的成功"事实上并非唾手可得。对于他的悲观我不敢苟同;至少就以色列而言,只要禁止化武的谈判是在地区安全进程这一大背景下开展的,以色列参与其中就绝非异想天开。

中东地区的安全事务急需进展。虽然某些安全问题会因为地区各方的"零和"立场而显得更为棘手,但如果能首先在那些存在共同利益的安全事务上取得进展,也许就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创造条件。然而,作为第一步,各方应着手在区域框架下开展会谈。做不到这一点,任何进展都无从谈起。



Topics: Nuclear Weapons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

RELATED POSTS

Receive Email
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