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安全

By Lu Yin: CH, February 9, 2015

本次"圆桌讨论"所有作者都同意一点——即核武国需要使其核武库现代化。但尤金·米亚斯尼科夫(Eugene Miasnikov)与我在一些重要之处跟马修·克洛宁(Matthew Kroenig)看法不同。 米亚斯尼科夫与我从军控与裁军的传统方法出发,支持在核现代化和核武库削减间保持平衡。换言之,我们寻求的是使核现代化和核裁军二者兼容的方式。

克洛宁展示了出色的论辩技巧,但我不认同他所提出的"美国不需要限制其核现代化计划,也不需要在国家安全战略中淡化核武器重要性"的观点。克洛宁将彻底核裁军视作"幻想",认为"美国必须保持强劲的核态势,实现核力量的全面现代化。"他甚至提出,在有需要的时候,美国必须拿出"政治意愿,建立新的核能力来满足新的需求。"

但现实情况与克洛宁的观点有冲突;现实情况是美国并不像过去几十年那样,需要一个庞大的核武库。美国在常规军事能力上享有无与伦比的实力。美国先进的战略常规武器,包括那些"全球快速打击计划"正在开发的武器,既能起到威慑作用,也可作为对敌的大规模杀伤性手段,且不会造成使用核武器所带来的道德困境。

部分出于这些原因,美国已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核武器在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性。《2010 年美国核态势评估》(2010 US Nuclear Posture Review)对美国将考虑使用核武器的情况提出了新的限制。该报告称,将不会开发新的核弹头。然而克洛宁却依旧强势支持无限制地升级美国核武库,并继续将核武器视为军事力量的终极手段。

尽管克洛宁并不非得认同美国总统的观点,但他对无限制的核武器现代化的支持,跟奥巴马政府建立"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形成了鲜明反差。在 2009 年布拉格演讲中,奥巴马不仅提出了这个目标,并且也承诺继续削减核武库,以及继续与俄罗斯开展军控裁军谈判。也许克洛宁会认为奥巴马的做法仅为"幻想"而不予理会,但甚至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乔治·舒尔茨(George Shultz)、萨姆·纳恩(Sam Nunn)和威廉·佩里(William Perry)等美国国家安全的大人物们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相同的目标

话虽如此,克洛宁提出"普遍的核裁军将要求彻底消除国际社会不安全的根源",这一观点我非常认同。然而克洛宁并未考虑到,美国对绝对安全的渴望,其本身就是破坏全球安全的力量。正如基辛格在 1959 年时写道,"国际体系的稳定取决于该体系结合安全之需求与自我约束之义务的程度……完全通过物质上的独霸地位来寻求安全,就是对其他所有国家的威胁。因为对一个国家而言的绝对安全,对其他所有国家而言一定就意味着绝对不安全。"

克洛宁在第二轮文章中指出,米亚斯尼科夫与我在所撰之文中"未能做出更深刻的自省"。 对此,我的回应是,自省的需求是双向的。成功的核军控、核裁军与核不扩散机制都需要所有核武国积极参与这些进程。因此,正如我先前所写道的那样,美国(与俄罗斯)应该为其他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树立榜样,并带领全世界消除核武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铺展开来的是一条提高全球安全的可行且可持续的道路。



Topics: Nuclear Weapons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