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ens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life on Earth better, not worse.

Watch the 2025 Doomsday Clock announcement on January 28

发展中国家有比核能更好的选择

By Gilberto M. Jannuzzi (CH), September 28, 2013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谈论核能时一般的主导话题包括成本、废物处理、事故风险和武器扩散。这次的"圆桌讨论"给核能方面的对话引入了另一个维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

我在拉丁美洲生活,工作是能源分析师。在拉丁美洲,核能并不普遍。该地区发电量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源于核电,而且只有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这三个国家运营核电厂。在拉丁美洲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巴西,核电只提供大约2.7%的国内电力供应。与此同时,水电在国内电力生产中约占74%,生物燃料和风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拉丁美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只会不断增长;核电有潜力可帮助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以至少应在一些情况下予以考虑使用。尽管如此,要判断在发展中世界核能是否为合理的选择,还需要仔细研究能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确切地说,要做出这一判断,就要知道发展经济到底需要多少电。

不只是金钱。按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进行的分类,区分两种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也许能得到这个问题的临时答案。在低收入国家(如柬埔寨),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需要的电力主要用来满足照明、医疗服务、教育等基本需求。在这些国家,每年约人均50至100千瓦小时的电力供应量就足够了(这取决于气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一部分人口只能享受到有限的现代电力服务,但另外一部分人口的消费模式则跟工业化国家的很相似,每年的人均电力使用在1,000到2,000千瓦小时左右。

这一信息非常有用,但任何仅根据收入水平将国家进行分类的做法,对此次"圆桌讨论"来说也许都过于狭隘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工具,这个指数不仅评估国家收入,而且还评估人们的预期寿命和教育水平。围绕该指数展开的研究揭示了用电和人类福利之间的惊人关系。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商业能源消费从低水平提高到中等水平,人类福利倾向于出现快速提高,但当能源消费进一步增加时,福利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改善了。此外,2009年出版的一份全面的数据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人类福利所需的能量总量已显著减少。这表明,改善人类福利并不需要任何固定数量的能源。

不需要它,不想要它。对低收入国家而言,核电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合适的供电选择。从短期来看,这些国家的能源需求没有大到应该使用核电的程度;从中期来看,这些国家可以在供电并无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使该国民生实现显著且必要的改善。简而言之,核能对这些国家来说过于昂贵和集中。然而,对中等收入国家而言,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工业部门和基​​础设施不断扩大,这些国家可能的确需要发展核电。

但即使是中等收入国家也必须考虑以下事实:核能并不仅仅是资本密集型的能源​​,而且还需要在技术、工业和制度方面有尖端能力,才能保证核电厂安全可靠的运作。几乎没有发展中国家能够负担得起维护这些必要的基础设施所产生的费用。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年来工业化世界的核能安全标准变得越来越严格,富国已在提高设施安全上做出了大量投资。然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采用新一代核反应堆的费用高得令人不敢问津,并且只可能加剧其对先进国家在技术及经济上的依赖(除非这些国家也选择参与核工业的生产链)。

能源系统的规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仅限于供应来源的讨论;能源系统是由一次能源、转化技术和最终能源服务等复杂的子系统组成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决定其能源未来时,必须全方位地考虑所有可用的能源技术,包括从一次能源到相关转化技术直到最终能源服务。发展中国家还必须评估让安全可靠的能源系统到位所需要的所有社会和环境成本,这包括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技术和资源进行规划、管理和监督所必需的公共机构成本。

随着可用的新能源技术越来越多,替代核能的新能源不断涌现。事实上,由于材料技术、存储、传输和分配方式及能源终端使用系统的进步,把可再生能源融入当前和未来能源电网的可行性越来越大。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未来进行规划时,有机会跨越过去存在的技术,直接跨入各种不同的能源系统——这些系统结合分布式资源,使用智能电表和智能电网技术,更为灵活。这样的跨越让发展中国家能建造零能耗建筑,提高从电器到工业生产的所有能耗效率,并普遍建立能源密集度较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道路将使发展中国家在提高其技术、工业能力的同时,避免发展核电所带来的扩散及公众健康方面的风险。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