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东北亚无核武器地区的时机或许成熟

By Chung-in Moon: CH, September 22, 2016

今年七月,首尔同意美国在韩国部署名为“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的导弹防御系统。该决定招致了来自中国政府与韩国反对政党的强烈抵制。反对党成员要求政府立刻撤销此决定并与国民议会展开协商。中国则敦促韩国政府停止部署工作,并发出将采取报复手段的警告。但是朴槿惠总统断然拒绝了这些要求,并重申其立场:朝鲜不断增加的核武与导弹威胁意味着“萨德”的部署势在必行。

朴槿惠对于朝鲜的战略已上升为“全场紧迫”,其中包括更严苛的制裁、国际孤立以及导弹防御。“对话”、“谈判”与“和平解决差异”等词汇已从其辞令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甚至似乎愿意冒冲突升级的风险。然而,规劝金正恩放弃核武的可行途径仍然存在,即构建东北亚无核武器地区。

朝鲜一直以来就要求在国际法上获得核威胁削减与消除方面的平等待遇。作为其裁军的条件之一,平壤也要求他国做出有法律约束力的保证,确保其不会对朝鲜做出核威胁。这些要求都可以通过关于在该地区建立无核武器地区的多边条约而实现。在该条约范围内,核武国家将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政策,并提供消极安全保障,即保证其将不会对没有核武的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同时,无核武国将致力于保持无核武的状态,朝鲜作为核武国则将致力于核裁军。

东北亚无核武器地区的概念早于1972年就首先由美国军控圈提出。1996年,核裁军专家中村梅林(Hiro Umebayashi)阐述了无核武器地区的愿景,提出了“3+3”的方案。该模型要求日本、朝鲜与韩国建立一个无核武器地区,中国、俄罗斯与美国则将为该地区的无核武国提供消极安全保障。

2010年,为了对朝鲜的核试验做出回应,鹦鹉螺研究所(Nautilus Institute)及其主任彼得·海耶斯(Peter Hayes)提出了“2+3”的方案。在该模型范围内,一个无核武器地区条约将规定韩国与日本为非核武国家,美国、中国与俄罗斯则将以核武国的身份加入条约。朝鲜尽管在条约缔结之初为核武国,但随后会以非核武国的身份遵守条约。这一设想已得到进一步完善,现已包括如下新内容:用于审议安全问题的地区议会、区域不侵略协议、取代《朝鲜停战协定》的最终和平条约、对朝鲜制裁的终止,以及对平壤的经济援助计划。该计划可能包括关于朝鲜非军事核能活动的附属协议。此外,在该协议基础上建立的区域还要求有检查团、监督与核实机制,以及对朝鲜的消极安全保障(这些保障将依据平壤取得去核化里程碑的进度而同步进展)。

各国应当认真考虑这一方案,这不仅因为该方案以一种公平的方式对待所有地区的核威胁。与此相反,搁浅的六方会谈则仅关注了朝鲜带来的威胁,却没有对其他地区的安全问题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

朝鲜的核武国身份近年来变得愈加显著,这显然为鹦鹉螺研究所的方案带来了挑战。然而,平壤仍然完全能以适当的步伐逐步遵从无核武器地区条约的要求,即等其他核武国提供消极安全保障并制定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政策后再向前推进。的确,这一方案很可能满足平壤在今年7月6日的无核化提议中所提的要求(本人在第二轮讨论文章中论述了该提议)。

若要迈出建立无核武器地区的第一步,就需要六方会谈向联合国秘书长与联合国裁军事务厅提出申请,请求其召集一场专家会议以审议无核武器地区背后的概念。诸如核不扩散与核裁军的亚太领袖网络等民间社会组织也可同时做类似的工作。

在东北亚建立一个无核武器地区听上去或许极为理想主义。但是在朝鲜半岛严峻的军事对峙与灾难性战争的威胁面前,永无休止却又停滞不前的谈判又有何实际可言呢?



Topics: Nuclear Weapons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