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ens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life on Earth better, not worse.

Watch the 2025 Doomsday Clock announcement on January 28

核扩散关切沦为空谈之处

By Gilberto M. Jannuzzi (CH), September 28, 2013

对在较和平地区生活的拉丁美洲人而言,国际社会对核武器扩散的关切也许听起来有点陌生。自1969年《特拉特洛尔科条约》生效起,拉丁美洲便已成为无核武器区。该地区所有国家除了成为该条约的缔约国外,也都是《核不扩散条约》(NPT)的缔约国。有鉴于此,核扩散对拉丁美洲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我的祖国巴西在1998年作为一个非核武器国家加入NPT。(1988年采用新宪法后,巴西已放弃之前在发展核武器方面做出的努力。)虽然巴西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防扩散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巴西在发展国内核技术上没有正当利益。

过去40年来,巴西已在成功在国内建立了除民用核能技术的核工业,也已开发出自己的浓缩铀技术以供​​核潜艇使用。事实上,正是由于巴西海军核燃料计划的相关问题,巴西才至今未签署1997年的NPT附加议定书。这凸显了国际防扩散体制的一大问题:国际条约会限制国家正当的核发展目标。国际条约也可能产生歧视性效应,使条约缔约国只能永远处于购买核技术的地位。

与此同时,在发展核电上,巴西至少可以说是花费巨大,历经陷阱。该国第一座核电站ANGRA I于1971年开始施工,但直到1985年这座核电站才开始商业运作。据官方报道,其总成本为20亿美元,但一些分析家则认为这个数字过于保守。第二座核电站ANGRA II早在1976年就已动工,却一直到2000年才开始运营。第三座核电站ANGRA III于1984年开始施工后,工程中途停止了数年,直到2009年才再次开工,估计无法在2015年前结束施工,预计将一共花费近60亿美元。

目前,核能占巴西总发电量的比重还不到3%。如果巴西政府按《2030年国家能源计划》的设想,再增添四座核电站,那么核能的比重可进一步升高,但至2030年也只可能上升到4%左右(这还要视需求情况而定)。无论如何,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已使政府重新审视其核能计划;因此,跟之前的规划相比,《2035年国家能源计划》极有可能大幅降低核能比重。

巴西现有的核设施建设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公众抗议、政治领导薄弱及能源政策工作重点不明的情况。巴西最高层的核政策经历急剧变化,带来重要影响——工作重点的变化使工程建设推迟或停止,导致最终发电成本变得更加昂贵。

政治上缺乏连续性也干扰了巴西培养国内专业人才的努力。核能技术是一种非常专业和复杂的技术,要求相关人员受过安全培训、操作、维护和生产链其他方面的专门训练。让这些都到位需要时间及不懈的努力。但在巴西,政府仍需在公众安全和废物管理等问题上通过当局及公众咨询来进行更充分的处理和更系统的审查。

在拉丁美洲,核武器扩散受到高度控制,由可信的本地和国际机构监督。同时,我仍然相信,无论是在巴西还是其他多数拉丁美洲地区,核能在发电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都极为有限。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