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人类无法永远避免核武的使用

By Mustafa Kibaroglu: CH, February 1, 2017

《原子能科学家公报》的一位名叫瑞恩·阿尔特(Ryan Alt)的读者在本期圆桌讨论的评论栏中写道:“难以想象禁止(核武的条约)不只是异想天开。”而另一位名叫基斯·B·罗森伯格(Keith B. Rosenberg)的读者则写道,“永远”不应“制定一个不会被遵守的条约”——意思就是禁核条约过于理想主义,缺乏可行性。

本人却持相反的观点:若要切合实际地对核武及其危险性做出评估,就务必展开禁核条约的谈判。认为人类倘若无限期地拥有核武器还能一直成功避免核战争的观点是过于理想主义的。

接下来就想谈一下威慑的理念。本期圆桌讨论的另两位作者乔艾莲·普列托留斯(Joelien Pretorius)和波莉娜·希诺维茨(Polina Sinovets)已就此话题发表了观点。本人认为,冷战或许是威慑的黄金年代,但该年代已经终结。冷战期间的世界以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它们各自拥有蓄势待发的上万个核武器。这些武器可通过空中、陆地和海上的平台发射。双方都确信对方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而正是这一信念阻止了第一次核打击的发生。

但是,当今的世界已变得更为纷繁复杂:以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稳定集团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分散的权力和扩散至多处的核武。在有核的南亚,印巴关系十分不稳、令人堪忧;而在朝鲜,金正恩自身的状态或许也是十分不稳、令人堪忧的。

今天美国和俄罗斯领导人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自唐纳德·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以来,专家观察员们就担心美国核武库的控制权有一天可能会落在他手中;弗拉基米尔·普京所做的抉择带有日益增强的挑衅性,他本质上是在以强硬的姿态向西方提出挑战。

现实主义者以往一向认为,掌管核武的人是理性的,能准确地分析利弊,并能对潜在的敌人也拥有核武之事实做出明智的回应。一些现实主义的学者认为,假如更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世界就会变得更具战略稳定性。但是,即便是现实主义者也应当意识到,当今大部分控制核武的领导人不一定会做出理性的抉择。

核武不同于其他所有武器的一点在于它们所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一场核战争过后,任何重建项目都无法减轻核冬天之后果。人类无法将大量的有毒辐射从环境中清除。鉴于此,对主要核武国当前的领导人保持警惕是否不切实际?即便是现实主义者也应当承认保持警惕并非不切实际。

那么,当发射装有核弹头的导弹的权力掌握在理性受到质疑的领导人手中时,被动地等待裁军发生是否现实可行?通过禁核条约等举措努力实现裁军从而使非理性领导人永远无法发动核战争的做法又是否现实可行?

对了,请勿忘记:等你的国家领导人按下了核按钮后再说“哎呀”就为时已晚了。



Topics: Nuclear Weapons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