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ens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life on Earth better, not worse.

Watch the 2025 Doomsday Clock announcement on January 28

进展、危机和创造力

By Anthony Turton (CH), September 16, 2013

本次"圆桌讨论"要求参与者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评估核能是否适合发展中世界。不过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一个与之相关但更为广泛的议题 — 地球支持人类生活的能力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星球上,人类继续繁荣发展的前景如何。

我最近受邀跟其他作者一起撰写关于水资源管理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论证了一个想法,即世界近期已由一个叫做"全新世"(Holocene)的地质纪元进入一个称为"人类世"的新纪元。这一论点跟诺贝尔奖得主Paul Crutzen以及其他一些学者相关,核心想法是"智人"(Homo sapiens)正在影响塑造未来地球的关键力量。举个例子,也是对本次"圆桌讨论"很重要的例子。许多河流沉积物中发现放射性核素,远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水平。放射性核素的增加可以精确追溯到40年代中期,这也与人类能分裂原子的时间不谋而合。也就是说,未来的沉积岩将由被人类改变的沉积物形成。

这一切都突出了人类所面临的深刻困境。一方面,该困境牵涉到地球这颗行星的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牵涉到人口、经济活动和技术能力的增长。行星生命支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复杂的变量在其中相互作用,建立一系列利于生命的环境条件;如果它失衡得太厉害,这些利于生命的条件就会退化。与此同时,数个世纪以来,人口数目飞速增长,并且看起来未来几十年也会继续如此;另外,全球经济活动显著增长,技术进步迅猛发展。这使得对能源、水资源及其他资源的需求日益提高,并已对生物圈带来了巨大压力。

有些人相信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是有限的,他们认为不能指望该系统能支持无限制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如果人类不能遏制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这个原本使得智能生命得以进化的支持系统将过度消耗。这是马尔萨斯主义的根本态度,而该主义预测人类扩张的必然结果是灾难。但是,与之相对的"丰饶济学"(Cornucopian)可能的链接:的观点认为,人类通过其创造力将能设法解决这些由人口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问题;有时认为此观点跟已过世的马里兰大学教授Julian Simon有关。

我相信人类有能力学习、创新和适应从而让这个星球上的智能生命能继续生存,因此,我认为自己是个"丰饶济学"者。吸引我相信"丰饶济学"(Cornucopianism)的部分原因是,它使"困境"转换成不同的东西,即把"困境"变成"问题"。从"丰饶济学"的角度所看到的问题很复杂,以后很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然而,"问题"是能解决的,"困境"则不能。

有创新的能力,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的地方。不过现在,人类创新的速度必须要足够快,方可应对人类生活对行星支持系统造成的压力。幸运的是,多年来人类科技进步一直相当可观。例如,原子首次分裂仅仅是几十年前的事。不过去年发生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严重事故时,尽管情况恶劣,但其损害还是被控制的相当不错,而且,从这次事件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可以纳入未来核电设施的设计中。在我看来,福岛事故的结果支持了"丰饶济学"的观点。

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强烈的核能倡导者。但我相信,如果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探讨所有可能有利于人类生存的选项,而这其中就包括核能。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