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ens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life on Earth better, not worse.

站不住脚的浪费

By Klaus Janberg: CH, May 15, 2015

第二轮中,巴尔德夫·拉吉和P·R·瓦苏戴瓦·饶继续声称:钚后处理和增殖反应堆在减少废料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于快堆和后处理的相关经济性挑战与核扩散风险,他们则轻描淡写。在这些议题上,他们的观点经不起推敲。

关于废料,拉吉和饶谈到美国的尤卡山核废料处置库至今未能启用。“如果所有拥有核能产业的国家都采用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他们写道,“则需要用许多座尤卡山来处置核废料,”对此他们认为“并不可行”。所以,他们的论点是,通过后处理减少废料量难道不合理吗?但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没有一处运行中的、用于高放废料的地质处置库。所以,如果通过后处理减少了废料量,又有什么用呢?话说回来,正如我在第二轮中提出的,对于废料流的完整统计显示,一次通过式循环生成的废料量低于快堆和后处理。

不论如何,干式贮存是解决废料问题的一个更佳途径。一家典型的核能工厂运作50年,产生的废料若放在干式贮存桶中,可以在一家工厂的空涡轮机房中装下。此外,这种贮存方式不会产生后处理在运作和拆除时牵涉到的许多废料。

关于经济性,拉吉和饶写道:“仅凭世界各地的后处理工厂的运作经验,还不足以”作出它们比轻水反应堆和一次通过式循环更昂贵的论断。他们写道:“法国已经进行了一项商业规模的后处理和再循环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果。”我承认,法国为外国客户而建的UP3后处理设施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技术成功。但在商业上,则完全是另一回事。由于我与该设施从某种程度上有着切身联系,因而我可以为此作证。曾经有一度,法国之所以能够与客户签订成本加酬金合同——客户承担所有风险,从授权到拆除——是因为客户所在国政府要求他们签署。这些合同若没有政府压力,当年绝不可能签成,而现在这些合同也已经或临近过期了。短期内没有足够的新客户,而法国国家公用电力公司对于填补这一订单荒并没有展现出多大兴趣。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后处理设施——美国的西谷(West Valley)和英国的塞拉菲尔德(Sellafield)——则是彻底的败笔。

谈到核扩散,拉吉和饶辩称,钚再循环是一种“核不扩散方法”——但是,正如张会已经指出,钚在回收前必须先分离,这使得其相较于保存在乏燃料中而言,遭误用的风险高了许多。干式贮存仍然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乏燃料的高辐射性可在150多年间保护其免遭偷窃。难道一个半世纪不足以让人们决定是否真正有必要进行钚再循环?

我相信,在接下来30年中,快堆和后处理无法取得成熟的经济性,若分配大笔资金建设快堆,将是一种站不住脚的浪费。存在着其他更好的投资选择。我并不是说德国的能源转型(Energiewende)值得效法。事实上,我认为它非常浪费。但是,投资应该被引导向业已存在、有前途的能源选项——而非增殖反应堆和钚后处理。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