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废除核武,就必先剥去其华丽假面
By Mustafa Kibaroglu: CH |
核威慑的黄金年代已寿终正寝。核武这位昔日国际舞台上的明星选手已不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冷战期间,核武无可比拟的破坏力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为核武国增添的优势使得它获得了极高的声望。诚然,一些政治决策者今天仍然认为核武的声望不减当年。当时两个超级大国手中的核武在维系战略稳定上的确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冷战的环境已一去不复返。尽管当今的美俄关系与当年的美苏关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冷战的环境却不太可能在未来重现。此外,核威慑对受宗教极端主义驱使的鼓吹末日论的恐怖组织毫无用处,这已是令人痛苦的不争事实。倘若恐怖组织获取并使用核武器,那么连使用核武回击所需的“回击地址”都将无处可寻,更何况信奉末日论的恐怖分子或许对灭亡本来就毫不畏惧。
既然核威慑的黄金年代已经终结,禁止核武就变得切实可行,但首先必须降低政治决策者赋予核武的重要性。现在是时候剥去在整个冷战期间被用以掩藏核武丑陋面容的华丽面具了;是时候让全世界像对待生化武器等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样对待核武了,把它视为不配享有任何声望的赤裸裸的杀戮武器;是时候禁止核武了,就像生化武器被《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取缔一样。
为何是现在。纵观人类历史,发明武器的理由五花八门,但是最主要的动机还是为了置敌人于死地。倘若一种武器存在于世,则它迟早会被使用,尤其是假若诸如和平条约、稳定的政治环境、理性领导与威慑能力等可降低该武器被使用之概率的因素变弱或消失时。
在今天的世界以及可预见的未来,我们能否依靠理性的政治领导以维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且同时确保核武不被使用?很难给该问题以肯定的答案。预防核灾难发生的唯一可靠方法即禁止核武器的生产并永久性地销毁核武器。的确,鉴于众多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掌握制造原始或精良的核爆炸装置所需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如果核武器不被尽早销毁,世界将会变得极为不安全。现有的裁军与不扩散制度尚未且似乎不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使裁军成为现实。因此禁核条约势在必行。
条约内容。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禁核条约应当包含哪些内容。首先,最重要的是应当确保遵守该条约的国家可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条约)的非核武缔约国目前那样享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换言之,放弃核武的制造以换取在核能和平应用方面的协助这一吸引了众多国家加入NPT条约的基本条件也应当被纳入新条约。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则应当继续承担协助各国核能事业的责任。
其次,禁核条约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核实机制,但该机制或许不应当是现有的IAEA。因为假如禁核条约取得成功,核武国就不得不终将加入该条约,所以条约的核实机制就不可像今天的IAEA一样由核武国主导。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或许更值得借鉴。迄今为止,OPCW已以一种公平、及时且有效的方式执行了其销毁化学武器的任务。
第三,一旦禁核条约被各国普遍接受,它就将把全世界变成一个无核武区。鉴于此,条约起草人应当从现有无核武区的规定特别是其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条款中汲取灵感。
乐观的理由。与NPT条约相比,禁核条约或许更有可能促成裁军的实现。禁核条约的有利因素之一是没有一个国家会认为该条约将对其造成真正的威胁。今天的非核武国不认为NPT条约会对其造成任何威胁;况且,倘若禁核条约最终被所有国家接受,那么每一个国家都将成为非核武国。如此一来,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以核武器的使用恐吓、欺凌其邻国。
另一有利因素是禁核条约运动可在现有裁军制度的基础上发展。除了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四国以外,其他所有国家都已是现有裁军制度的参与国。在前述四国中,印巴在十月份关于禁核条约的投票中投了弃权票,而这表明禁核条约很有可能会最终带来全面裁军。中国也投了弃权票。此举可如此解读:尽管中国拥有被NPT条约所认可的核武国地位,却对一个没有核武的世界无所畏惧。
另一别有意义的弃权票来自荷兰这一北约成员国,而其他所有的北约成员国都投了反对票。根据北约核共享协议的部分内容,荷兰与其他四个欧洲国家共同持有属于美国的战术核武器。美国与其他几个核武国为了使其核武不受禁核条约倡议的影响构筑了一道防线,而荷兰的弃权之举或许可被视为该防线上的一丝裂缝。
仅凭禁核条约是否足以销毁核武器?鉴于该条约倡议并未被拥有全球大部分核武库存的国家所接受,有些人或许会认为该倡议终将失败。但是,此观点是短视的。仅凭禁核条约可能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都无法结束核武的统治地位,但是它或许可使核武器在全世界变得臭名昭著,从而预示结局的开端。倘若禁核条约在几十年后被视为无核世界的基石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