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ens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life on Earth better, not worse.

Watch the 2025 Doomsday Clock announcement on January 28

无核武器?否——不首先使用

By Sinan Ulgen: CH, October 31, 2014

Li Bin 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论证了关注数量控制的核裁军举措可能注定失败,而使核武器非法化则是一种替代前者的有希望的核裁军举措。我不同意对核武库进行数量限制注定失败——尤其是像我在第一轮文章中所写道的,如果核裁军的目标是接近而非达到"零核"。

为了支持他对数量限制的观点,Li 讨论了 1922 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失败。该条约限制了各国舰队可维持的军舰数量和规模,于 20 世纪 30 年代崩溃。Li 写道,该条约之所以崩溃,是因为"对军舰数量的控制并未改变对军舰的态度"。我不认同。该条约崩溃的真正原因是缺乏合适的执法机制。它的失败对核裁军及核不扩散机制并无多少借鉴意义。《核不扩散条约》(NPT)、国际原子能机构、最终还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为核不扩散机制提供了执法的机构基础,而且正因为此,该机制几十年来面对众多挑战,都成功地存活了下来。有了这些机构的参与,在多边基础上限制核武库规模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虽然还需要透明度准则,使核武国能够相互监督彼此是否遵守条约)。

我仍然认为,由于全球安全威胁的性质以及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已建立的安全架构的特性,彻底废除核武器是一个牵强的目标。但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实现的:即让核武国普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如今,中国奉行的是不首先使用的政策。美国承诺不会对那些遵守核不扩散义务的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的非核武国首先使用核武器——尽管华盛顿对此承诺加了些限制条件。俄罗斯并未采用不首先使用政策。整个局势很复杂,要说服所有核武国采用不首先使用政策将是富有挑战性的。不过,这个目标最终是可以实现的。如果每一个核武国采用无条件的不首先使用政策,那么核战争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古巴导弹危机时全世界曾走到了核战的边缘,但那已是 50 多年前的事了。1945 年以来,核武器便未曾在冲突中被使用。到目前为止的记录表明,各国已学会如何管理这些可怕的武器。各国已经调整了它们的安全观念来适应核时代的现实情况,首先发展出核威慑理论,然后扩展核威慑。现在存在的体系未必是理想的——核战的剩余风险依旧存在——但至少这一体系证明是有效的。随着本次"圆桌讨论"渐入尾声,我仍然未被同行们所提出的"废除核武器将产生一个比现在更安全的世界"的观点说服。废除核武器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值得称许的目标。但问题是并没有可实现它的现实方法——或没有在实现这个目标后保持安全的现实方法。



Topics: Nuclear Weapons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