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ens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life on Earth better, not worse.

离开地狱

By Héctor Guerra: CH, September 16, 2014

几十年来,人类一直被困在核武器地狱的深渊,但人们不必将此处作为永久的居所。 正如诗人但丁在走向天堂的路途中穿越了地狱,人类必须过渡到历史的新阶段——把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国际人道主义法根本原则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抛在身后。

在第二轮文章中,Bharat Karnad 写道"证明一种核裁军观点"时没有考虑到"通过核军事手段"来"开战的国家需求",相当于"给一个极度复杂的问题寻求一个过分简单的解决方案。"这引出了一种观察,即人类病态地依赖于核武器。正如 Karnad 所表述的那样,冒险的奉从主义使人类暴露在"彻底消失"这一永恒存在的可能性之中。致力于全面核裁军的工作代表着跟这种决定论进行的斗争。再说,但丁穿过了地狱;他并未留在那里。

样的目的,新的手段。核裁军运动还未完成其终极目标。但记住在遏制核武库扩张和促进消灭核武库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什么成绩,是非常重要的。核试验已基本结束;核扩散已受严重阻滞;无核武器区已在世界上覆盖了辽阔的地域。不过,虽然这些都是成功,但它们本身并非目的。它们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目的是让世界回到全世界直到七十年前还一直享受着的无核状态。

随着 21 世纪的展开,世界需要新的手段来促进核裁军。自 1945 年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后,1970 年《核不扩散条约》生效后,以及自 1991 年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已发生变化。今天存在新的挑战——也存在新的可能。旨在实现核裁军的人道主义倡议就是这样一种可能。

该倡议并没有可让追随者强加给他人的教条式的构造。相反,它是一个集体过程,借鉴了来自政府、多边组织、公民社会、学术界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声音。它正在快速成熟中,但仍相当大部分处在发展建构中。该倡议的参与者认同一些问题,而就其他问题激烈辩论,但这种自由交流的精神正是该倡议的优势之一,应该保留。因为如果这个倡议要见成效,其运动就不能只是接触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士,而且还要接触持怀疑态度和那些目前对核裁军不感兴趣的人士。

摆在眼前的工作虽然密集,但也充满希望。人类是一种存在缺陷却也充满潜力的物种,其潜力也包括通过消除会导致世界末日的武器来促进人类发展和真正的安全。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核裁军也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正如《联合国宪章》中所表述的,终极目标包括使子孙后代免受战争的祸害,以及重新坚定对根本人权的信仰。



Topics: Nuclear Weapons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