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武器与寻求平民安全的艰难道路

By Monika Chansoria: CH, January 6, 2016

本次圆桌论坛的其他作者对自主武器表达了合理的担忧,但对恐怖主义分子造成的平民死伤考虑得太少——未来,经有效监管的自主武器或将减少此类伤亡。

致命性自主武器需要有效的国际监管——本次圆桌论坛所有作者都认同这一点。其中,希瑟·罗夫论证了为什么除了监管以外,还需全面禁止自主武器。但是,全面禁令不太可能施行。于是,通过有效的体制,实施国际监管成了前进的唯一可行道路。理想的情况是,监管体系应既能对因使用自主武器而可能造成的附带损害加以限制,又能对此类武器的开发和扩散加以监管。但是,监管体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自主武器更有可能促进而非有损于平民安全。

自主武器有没有可能危及平民?当然有可能。正如罗夫在第一轮中的论述,借助未来的技术进展,自主武器虽将有可能识别允许的目标,但是技术进展“并不能保证平民不成为目标”。这种观察虽然不错,但忽视了那些隐匿于当地平民中不被察觉、以此对平民构成威胁的非国家行为体。以印度为例。据新德里的冲突管理研究院称,1988年以来,将近21,000名印度平民和安保人员因恐怖暴力而丧生。自主武器仍是一种发展中的技术,无法断言其必将促进而非有损平民安全;但是,可以肯定地论证的是,没有自主武器,平民安全必将受到非国家行为体的严重侵害。的确,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对罗夫寻求的那种“平民安全”术语达成“清晰的理解”。面临叛乱、内战或其他类型的非对称暴力,任何寻求平民安全的道路都将充满艰难险阻。

另外,保罗·桑托斯的论点则是“自主武器已经得到接受,成为了战争的一部分”,因为现代社会已经“将战争当作电子游戏一般接受”。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地方,社会根本没有接受战争——非国家和跨国行为体将非常规、非对称、非典型战争强加于印度人民。此类组织从同谋国家或国家实体那里获得开展恐怖活动所需的资源。此类战争在危及平民的同时,还会造成区域不稳定,而区域不稳定则可能滋生更多恐怖主义或武装叛乱。

在开放、民主、价值观崇尚自由的国家中,领导人努力以负责任的国际利益攸关方身份行事,不会以无辜平民为目标。非国家网络则为了达成其目的,针对平民使用大规模暴力。这种两方面不平衡的态势将民主国家置于劣势地位,并将平民置于严重风险之下。经有效监管的自主武器系统如果可以预防大规模平民死伤,同时将附带损害降到最低,那么此类武器就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将其作为一种合法的技术运用于冲突和战争中。


Share: [addthis tool="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